新闻资讯

中航锂电公布新电池技术:无模组、成本降低10%

时间:2023-03-27 编辑:池龙新能源 游览:709次

有轨电车汇讯:9月17日,中国航空航天集团乘用车公司总裁谢秋,在2021年度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,就新形势下的动力锂电池技术进行了专题讲座,并发布了中国航空航天集团为 TWh技术研发的“一次充电”新技术。



这款新产品具有高集成度、低功耗、高安全性、高可靠性等四个优点,据中航锂电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,使用这款技术生产的三元锂电池,其电芯的能量密度为300 Wh/kg, PACK的能量密度为240 Wh/kg,续航能力为1000公里。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芯比能量为200 Wh/kg, pack比能量密度为160 Wh/kg,续航里程为700 km。其中,铁锂电池的续航里程为700公里,三元电池的续航里程为1000公里。该产品有望在2022年6月上市。



中航锂电的新产品,其核心部分,通过0.22毫米超轻薄外壳,多维度外壳成型,"无盖板"设计,多功能复合封装,极柱模块化,整体电气连接,外部高剪切绝缘,柔性泄压等技术,能够提高5%的空间利用率,降低40%的结构重量,减少25%的零部件,降低15%的成本。



通过使用超高速复合叠片,现场无尘组装,高速薄壁焊接,集流体直连焊接等技术,可提高生产效率一倍,减少生产空间五成,降低生产成本三成,降低能耗六成,且杂质"零"导入的危险。


该系统使用了无模块技术、极简串联结构的电气连接技术、复合嵌入式箱体技术、高效的热管理技术、集成的液冷技术、积木拼接成组技术、热失控抑制技术等,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5%,能量密度提高了10%,零部件减少了20%,换热效率提高了50%,成本降低了10%。



谢秋同时也阐述了在 TWh时代,公司面临的技术思路, TWh时代,单条产线2-3 GWh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量产的要求,至少需要10 GWh的产能。本项目以“一停”为研究对象,以“二停”为切入点,以“三停”为核心,从“三变”的基本技术原则入手,对“一停“的概念。该概念以“高集成度、高安全性、高可靠性、低成本”为基础,以“高能量、高安全性、高可靠性”为目标,以“低成本”为目标。



通过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与运用,一方面,通过新的产品设计与制作过程,可以克服许多已有的由串行过程与结构构成所引起的物理上的瓶颈,从而使一体化与制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。与此同时,由于产品自身结构更为简单,零部件数量更为减少,制造过程的集成度也相应提高,从而使产品的可靠性和制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。这样的技术理念,不但可以应用在电池类产品上,也可以应用在 PACK类产品上。这种工艺所生产的铁心,是继圆筒型、软包型、方型化后的第四种封装方式。



最近几年,中航锂电的客户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,在2019年以前,它主要是以客车和专用车公司的配套为主要内容,但是它的装机量还是比较小的。在2018年,中航锂电的电池装机量为0.71 GWh,排名全国第九。而在2019年,装机容量增长了一倍,达到了1.49 GWh,位居第六位。不过在2020年之后,中航锂电的电池供应出现了很大的改变,在这两年里,供应最多的客车企业已经越来越少,被广汽和吉利这样的主要汽车企业所取代。从这一次中航锂电池新技术的发布来看,其主要面向的还是乘用车市场。

Baidu
map